李先生告訴記者,配電室所在的位置原本規劃的是中央廣場
“我買房的時候,售樓人員指給我看的,這裏是一箇中央廣場,現在卻建了一個大型的配電室。”
11月9日下午,業主李先生隨液體集運記者一同走進了仍在建設中的華銘園小區,在李先生的指引下,記者看到小區的正中央建有一座約兩層樓高的建築,李先生告訴記者,這就是剛剛建起的配電室。
“以前都還沒有的,疫情解封之後來看,突然多了一個這麼大的配電室,應該是房子封頂之後建起來的。”李先生説。
在李先生原本的設想裏,這座配電室所在的位置原本應該是一箇中央廣場,供小區居民休閒娛樂,現如今,一座配電室矗立在小區中心地帶,佔據了中央廣場的“半壁江山”。
李先生向記者表示,開發商將廣場改成配電室,與銷售時所説不符,其次,配電室啓動之後,可能會帶來噪音、散熱、輻射等問題,非常影響居住環境,而這同樣也是華銘園小區其他業主的心聲。
“我花了70多萬全款買的房子,希望有一個好的居住環境,如果知道這裏會有一個這麼大的配電室,降價我都不會買。”李先生激動地説。
為此,李先生在“市委書記專屬版”上留言,希望開發商可以將配電室移到小區邊緣或地下室,按照原來的規劃建設中央廣場。
華銘園營銷中心
在瞭解了小區的情況之後,記者來到了華銘園小區的營銷中心。在營銷中心內記者看到,小區的沙盤的確如李先生所説,在樓宇環繞之間有一個廣場。
華銘園小區沙盤
對此,華銘園小區開發企業——荊門市鐵鑫貿易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馬女士給出瞭解釋。起初,小區的確規劃有中央廣場,原本的配電室是建在地下的,但根據供電公司的要求,直供電的配電室必須建在地上,這才將配電室又改建在了地上。
“配電室位置的選擇也是有要求的,需要與周邊樓棟距離不能間隔太遠,不能建設在角落,最終才選擇了現在的位置。”馬女士説。
《關於華銘園地塊一、二增建配電室的通知》(馬女士提供)
馬女士向記者提供了一份《關於華銘園地塊一、二增建配電室的通知》(下稱《通知》),這份落款時間為2019年7月16日的《通知》中寫明:華銘園小區增建配電室(地塊一新增地上配電室兩處,建築均為1層,建築高度為5米,每處建築面積為114.7平方米;地塊二地上新增配電室一處,2層,建築高度為10米,建築面積為266.96平方米)已經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項目審查會專題會審議通過。
而對於業主關心的問題,馬女士也表示,為了讓廣大業主有良好的居住環境,後期會考慮在配電室四周種植大型樹木,將配電室圍起,儘量減少配電室帶來的影響。
截至記者發稿,相關部門尚未對李先生的留言進行回覆,液體集運也將持續關注。(記者 阮馨瑤 見習記者 張玉琴)